在西秦岭寨上矿区的钻井旁,地质队员们盯着缀满黄铁矿的岩心欢呼雀跃;在秦岭腹地的悬崖下,放大镜下若隐若现的黄铁矿,让陷入瓶颈的找矿工作重现曙光;在新疆吐鲁番的荒漠中,帆布帐篷里的灯光彻夜不熄,队员们刚处理完井故,便马不停蹄地根据岩心测试结果部署下步工作……这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能源资源调查室党总支引领的队伍,以“五维联动”工作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找矿实效,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写下了亮眼的“成绩单”。
思想引领强根基,锚定方向不偏航
“为国找矿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这是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该党总支强化思想引领的生动写照。针对地质工作流动性强、作业点多的特点,该党总支创新“三同”学习机制,围绕项目任务制定党建学习计划,开展“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大讨论、“找矿突破”大讨论;搭建“工前会+微党课”、“党员驿站+青年论坛”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共享党建学习资料、地质勘查前沿信息等学习资源;利用野外作业间隙开设“机台课堂”,现场讲解学习上级重要精神、部署要求。扎实的思想淬炼,让全员在体制转变考验、艰苦环境找矿始终做到初心如磐。8月的吐鲁番无人区,户外温度最高可达50摄氏度,对项目工作开展带来严峻挑战,对干部职工身心是巨大考验,项目全员不言苦累、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技术带头人杨可在转业抉择时毅然留队,继续投身为国找矿“新战场”;年轻女职工杜宛鸽主动请缨奔赴野外一线,誓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实践到地质找矿工作中去,所有人在组织的凝聚下,心中纷纷燃烧起为党增辉、为国找矿、为民造福的政治信念。
组织攻坚显担当,硬核成果破难题
哪里有硬骨头,党组织就扎根哪里;哪里有任务,党员就冲锋在哪里。该党总支打破项目壁垒,推行党团联建,在野外项目组、机台设立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组建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形成“全员攻坚、全程发力”的作战格局。在秦岭找矿初期,因缺乏锰矿找矿线索,工作一度停滞。技术团队一个月内踏查路线200余公里,走遍工作区内37座山、22条沟,最终在悬崖上发现含黄铁矿的石英脉,经鉴定金品位达16g/t,据此确定“以金为主”的找矿新思路,成功发现长15千米的含金脆韧性剪切带。在西秦岭寨上矿区,面对钻孔见矿率低的难题,开展构造建造填图,提出“逆冲构造控矿”新认识,将钻孔见矿率从不足50%提升至90%以上。
创新驱动增动能,科技赋能提效率
找矿要靠脚底板,更要靠脑瓜子。该党总支聚焦技术瓶颈,成立深地找矿等5个专业专班,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果清单”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攻克“结合区域背景下深部矿脉定位”“岩浆-热液叠加富集改造成矿规律”等技术难题8项。同时,将技术创新与创先评优、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开展“技术比武”“创新提案”活动15次,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寨上团队创新“逆冲构造控矿模型”在3个矿区推广应用,累计节约勘查成本400余万元。李子园团队在西秦岭东段提出“岩浆-热液叠加富集改造成矿”新认识,取得较好应用成果,吸引甘肃省地勘基金、矿山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签约成果转化项目2项。5年来,所属团队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秦岭复合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突破”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 SCI、核心期刊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5篇;获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以科技创新为找矿突破插上“翅膀”。
人才培育强队伍,薪火相传续力量
既要找到矿,更要育出人。该党总支构建“内外联动、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开展专题培训28场;建立“一人一策”成长档案,为33名青年队员制定科技攻关、技能提升目标;推行“师带徒”机制,10名高级工程师结对培养26名青年技术骨干。通过“室内理论学习+野外实操锻炼”的双轨培养模式,5年来团队培养出项目负责人6人、高级工程师10人,45人通过在职教育实现本科、硕士学历升级,2人获评自然资源部后备青年科技人才。年轻职工惠保意从“跟班学习”成长为负责钻孔编录的地质组长,女职工呼延钰莹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独立完成3个区域的矿化线索查证,成为团队中的“巾帼力量”。
文化聚力聚人心,实干担当显情怀
该党总支所属队伍赓续传承军转单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近年来,开展“地质+资源+生态+健康”科普活动50余场,走进学校、社区、乡村普及地质知识,受众超8万人次。大庄里项目团队赵超被誉为“科普小达人”,他利用业余时间拉动指导科普文章写作发表,已形成10余人科普小分队,年发表量达20篇。甘肃寨上项目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30 余名党员团员参与乡镇值守、物资配送;在岷县暴雨抢险中,第一时间组建应急分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协助工作区镇政府及村民清理冲毁道路5公里。同时,推行“以实绩论英雄、以关怀暖人心”的“双以”工作法,设立“后方服务保障”机制,解决野外职工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实际困难,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红帆领航,矿脉为证;青春淬火,忠诚作答。从秦岭腹地到西部戈壁荒漠,从钻塔之下到实验室里,西安矿产中心能源资源调查室党总支以“五维联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用一个个实打实的找矿成果,践行着“找矿报国”的初心使命,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