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会说话,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8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琵琶镇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西秦岭造山带大地电磁基础调查项目成员们化身地球“翻译官”,带着公众用“电磁耳朵”聆听地球的“心跳”,揭秘深藏地下的秘密。
“如果把地球比作巨大的智能手机,大地电磁法就是解读它‘电池信号’的专业设备。”活动伊始,工程师姚川的比喻引发观众好奇。他解释道,地球本身就存在由太阳风与雷电产生的天然电磁场,不同地下结构会像不同材质的手机壳一样改变信号传播,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能绘制地下“电性地图”。“大地电磁法就像给地球做‘CT’,高频电磁波跑得快,但力气小,只能探测浅层;低频电磁波虽然慢,但能钻进地下几十米到数百公里!”工程师邓安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着大地电磁原理,听的人们津津有味,“原来地球的‘皮肤’和‘内脏’电阻率不一样啊!”活动现场小朋友兴奋地喊道。
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对比鲜明的勘探案例。项目成员讲述着大地电磁仪如何在高压线密布的山区“过滤”电磁噪声,最终精准定位到83℃的地下热水储层。“传统方法需要人扛设备翻山越岭,现在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就能轻松完成以前的工作。”曾参与地质勘探的姚川分享道,这项技术突破使得人类难以进入的高原、沙漠等区域不再是勘探盲区。
此次科普活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好评,揭开了大地电磁法的神秘面纱,让公众看到了这项技术的科学内涵,了解了从矿产勘探、地热开发到考古发现、环境保护等全方位守护地球。正如一位观众在反馈中说道:“原来我们脚下的星球,藏着这么多能被解读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