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6日 星期六

“火眼金睛”洞悉三秦大地——西安矿产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发展侧记

来源:地调局西安矿产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13

仲秋的一个黄昏,古都西安华灯初上。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安矿产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大楼,灯火通明。此时此刻,原本应该活跃在闹市街头的年轻人,却依然忙碌在实验室的检测、化验一线,他们全然忘记了外面的热闹,更忘记了家人餐桌前的等待……原来,该中心今年野外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为了尽早提供反馈数据给项目组,分析测试实验室从加工到测试,从工作日到周末,每时每刻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提供最可靠的数据。

如果说地质调查工作是伸向地球深部的眼睛,那么矿物标本鉴定,就是眼睛下的高倍放大镜。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将各类标本带回实验室后,活跃在后方的一双双“利眼”,就会通过各式仪器,分析化验出标本的成分、含量等各项指标。

据了解,西安矿产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共有人员58人,现有加工、测试类大中型仪器132台(套),能够承担土壤、岩石、水质分析、岩矿鉴定等4大类197个参数的分析检测。2020年,他们共完成8万余件样品的检测工作,内外检合格率均在95%以上。他们在该中心转型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困难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众所周知,人才是单位发展的根本动力。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自转制以来,集智,借力,明方向,谋发展,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心的建设之中,始终围绕建队伍、打基础、稳运行开展工作。

面对专业人才缺乏、新进技术人员不能独当一面的现实情况,“工作如何接续、任务如何完成”成了首要难题。分析测试实验室团队面对困难没有退缩,更没有满腹牢骚。他们一方面将这一特殊情况迅速上报,另一方面不断加快检测鉴定能力的提升,加班加点完成检测任务。

该中心党委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亲自组织业务人员研究,深入分析困难需求,多措并举推动解决制约分析测试实验室长远建设发展的难题。该中心领导班子更是先后5次深入分析测试实验室调研论证,专题研究解决“骨干培养、能力接续”等现实困难。

最终,该中心党委大胆提出在行业内寻求合作共建的思路,确定以“借外力合作帮带、挖潜力接续能力、提能力满足需求”的建设思路,并先后10余次走访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实验室等多家资质全、技术精的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共建交流机制,多措并举培训新生力量,让检测工作紧紧跟上发展的步伐。

据了解,今年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姚薇申报的《粤东仙水沥锡钨矿床成因研究:石榴子石U-Pb年代学、微区分析和氧同位素约束》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该中心首次申报并实现零的突破,对推动该中心创新发展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历史性意义。

锤炼只为求取真知

人人都肩扛为地质调查事业服务的大旗,毅然奋斗在三秦大地。

岩矿鉴定组磨片工马成军,典型的“90后”。据记者了解,岩石磨片工作是一个枯燥且费神的工作,不仅要机械地重复一种动作,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则就把标本磨没了,导致前期工作白费,并且磨片工具的磨料是金刚砂,这种材质对于手部皮肤的磨损严重,但是为了控制好精度,磨片工们不能佩戴手套操作,长期如此,指纹都被磨平了。马成军笑谈道,去派出所换领证件时,一次次的无效指纹输入,让他颇为尴尬。他更是打趣自己,这辈子估计与指纹解锁无缘了。

分析测试实验室主任甘黎明,凭借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吃苦在前的表率作风,带领分析测试实验室团队,在工作量巨大的情况下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三年多来,累计检测14万余件样品,处理近150万条数据。

加工班班长韩亚军,带领加工班人员完成陕南项目组水系沉积物样品加工2万余件,寨上岩金普查项目常量样品1万余件,加工样品全部合格,内外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

记者采访期间,正值他们加班加点赶任务,在三层实验楼的各个房间,活跃着他们身穿白大褂,头戴面具口罩的身影,有的与各种化学试剂和器皿为伴,有的与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先进仪器为伴……

一帮血性男儿与巾帼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把青春的朝气融入日常工作中,把秉持积极奋进、锐意进取的作风融入日常工作中。正是因为像他们一样的地质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我国地质事业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检测工作才能蓬勃向上发展。

勇攀科学高峰

科学无止境。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以学促进、以学促改,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

分析测试实验室主任甘黎明介绍,依托内培外训打造学习型团队,是提质强能的根本落脚点。借智借力仅能解决一时之需,持续打造自己的团队力量,方能实现长远发展。

近年来,他们着眼优化人员结构,积极参加培训工作。先后组织1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组织的授权签字人和质量负责人培训等各种学习,以此不断积蓄理论基础。

借助外力,让员工走出去,吸收外部能量。分析测试实验室通过参加陕西省认证认可协会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举办的能力验证活动,铬、砷、金、银、铜、锌、磷、铋8个参数结果均为满意。

用好职工队伍。对参加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析测试技能培训的15名职工,由技术人员进行帮带、组长监督,每月理论考核,目前4人均能独立操作仪器,其余11人能独立完成样品前处理工作。另外,该中心党委还为分析测试实验室搭建了与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能力共建的学习平台,安排5个批次15人到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实验室进行跟班见学。还选派4名技术人员分别到西北大学实验室和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实验室以岗践学,在技术培训、流程管理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目的。

不断探索寻找“真金”

下一步,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将坚决落实上级整体规划部署,加强人装结合锻造科研能力,加快融入实验检测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科研战略需求。

在业务层面,将加强能力建设,拓展“三稀”元素分析测试能力;巩固基础地质矿产样品测试水平,提高地球化学调查多元素样品测试能力。目前,该实验室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级CMA资质;逐步健全特色优势,拓展同位素年代学、岩矿鉴定等科研服务能力;提升自然资源调查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区分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生活饮用水、灌溉水等不同水质,依据相应标准,建立完        

善水质测试新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分析测试实验室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奋进姿态,积极投身于地质调查事业中,在分析检测领域,不断探索,寻找“真金”。